很多養(yǎng)殖朋友都對水體溶解氧的含量有很大的誤區(qū)。以為水草和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提供溶氧,只要有太陽水體就不會缺氧。
一天中溶氧最低的時間段不是在夜晚,而是在太陽剛升起的一段時間。(凌晨三點到六點)在這段時間里水草和藻類才剛剛開始光合作用,之前在夜晚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水體溶氧不斷的被消耗,只有消耗沒有產(chǎn)出,就導(dǎo)致了這個時間段溶氧最低。
所以說不是有太陽就不會缺氧,天黑就一定缺氧。
我們都知道增氧機可以攪動水層幫助空氣中的氧氣融入水體。但是增氧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上下水對流,將上層溶氧豐富的水與底層水交換,防止底層水缺氧過度引發(fā)一系列的問題。
究竟什么時候開增氧機合適?主要分為三個時間段。
(1) 晴天中午
晴天中午是水體中水藻和水草光合作用最強的一個時間段,要讓上下層水體流動起來。這樣不僅能夠防止底層水缺氧還能防止白天水體升溫過快。
(2) 陰天的第二天清晨
我們能看到水體最缺氧的時候就是清晨,而且陰天本來就會減少植物的光合作用,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開增氧機。
(3) 連續(xù)陰雨更要提前開
連續(xù)陰雨天會導(dǎo)致光合作用效率更加低下,所以更要提前開增氧機,建議如果遇到連續(xù)的陰雨天,最好天黑就開,防止缺氧死蝦。一旦水體大面積缺氧浮頭最好是配合增氧產(chǎn)品的使用,快速提高水體溶氧才能及時止損。